須彌座是什麼意思

須彌座(梵文:स्तूपी,Sthūpa),又稱為疊繡座、疊繡寶座或疊繡法座,是佛教藝術中的一種裝飾性結構,通常用於佛像的基座。它起源於古代印度的佛塔,後來隨著佛教的傳播,這種形式也被用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佛教建築和雕塑中。

須彌座的形狀通常是多層次的,由一個基座逐層向上收縮,形成一個圓形或方形的台座。每一層都裝飾有精美的雕刻、圖案和裝飾物,如蓮花、動物、神獸等。這些裝飾象徵著佛教的教義和宇宙觀,如蓮花代表純潔和不染,動物則代表各種美德和力量。

須彌座的意義不僅在於其裝飾性,還在於它象徵著佛教的宇宙結構。在佛教的宇宙觀中,世界是由須彌山(Mount Sumeru)組成的,須彌山是宇宙的中心,周圍環繞著七層金山和七層香水海。須彌座作為佛像的基座,也象徵著佛法的穩固和崇高,以及佛陀位於宇宙中心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中國的佛教藝術中,須彌座常見於石窟寺、寺廟和陵墓的建築中,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和雲岡石窟中都有許多精美的須彌座雕塑。此外,它也是中國古代建築中常用的一種裝飾元素,不局限於佛教建築,也常見於宮殿、陵墓和其他官方建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