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脛而走意思

"不脛而走"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外物》,原意是指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情傳播得很快,不需要腳走就能迅速傳播開來,形容訊息傳播得非常迅速。後來也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得很快,或者形容某種現象迅速流行開來。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

莊子在《外物》篇中講述了一個故事,說有一隻鳥名叫「鵷鶵」(yuān chú),它從南海飛到北海,途中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這時,一隻貓頭鷹得到了一隻腐爛的老鼠,鵷鶵從它上面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鵷鶵,發出「嚇」的叫聲,以為鵷鶵要來搶它的腐鼠。

莊子用這個故事來說明,真正的君子不會去爭奪那些低俗的利益,而小人卻常常誤解君子,以為君子也會和他們一樣爭奪那些不義之財。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中提煉出了「不脛而走」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訊息傳播得很快,就像沒有腿也能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