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坐意思

"箕坐"這個辭彙源自於中國古代,它指的是一種坐姿,類似於日本人現在所說的「盤腿坐」。這種坐姿的特點是兩腿張開,形似簸箕(一種用來篩米的器具,形狀像淺籃子,底部有很多小孔),因此得名「箕坐」。

在古代,這種坐姿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因為它是勞動者或平民的坐姿,與貴族的端莊坐姿不符。《論語·鄉黨》中記載:「席不正,不坐。」這表明在正式場合,人們應該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範,坐姿要端正。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這種坐姿的禁忌已經逐漸淡化,現在人們已經很少會因為箕坐而被認為不禮貌。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在放鬆的場合或者進行冥想、瑜伽等活動中,箕坐反而是一種常見的舒適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