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的意思

「朝秦暮楚」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秦策》,原意是指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是兩個強國,有人早上在秦國做官,晚上又到楚國做官,比喻人反覆無常,沒有原則,為了自己的利益隨時變換立場和效忠對象。後來這個成語也用來形容人做事沒有恆心,朝三暮四,或者比喻事物的變化無常,難以捉摸。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是兩個大國,經常互相爭奪地盤和影響力。有一次,秦國的相國張獻忠想要拉攏楚國的一個大臣靳尚,就送給他很多金銀珠寶。靳尚很高興,就答應了張獻忠的條件,準備背叛楚國。但是靳尚回到楚國後,楚王也給了他很多好處,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繼續為楚王效力。這樣,靳尚就成了一個「朝秦暮楚」的人。

這個成語的用法通常是貶義的,用來批評那些沒有原則和忠誠的人。例如:「他這個人朝秦暮楚,不可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