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臂之盟意思

"齧臂之盟"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九年》,原意是指割臂出血,滴血為盟,以示信守盟約的決心。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朋友之間或者盟友之間非常堅定的盟約,表示雙方願意為了共同的利益或者目標,不惜犧牲自己的部分利益,甚至生命,來維護這個盟約。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晉國和魯國是兩個相鄰的國家,兩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有一次,晉國和魯國準備再次交戰,但是晉國的國君晉文公聽說魯國的國君魯僖公是一個非常講信用的人,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來避免戰爭。

晉文公派人去見魯僖公,說:「我們兩國之間之所以經常發生戰爭,是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其他的國家,那麼我們就可以和平相處了。」

魯僖公聽了晉文公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他同意和晉國結盟。但是,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魯僖公提出要和晉文公割臂出血,滴血為盟,以示信守盟約的決心。晉文公也被魯僖公的誠意所感動,於是兩人就在盟約上割臂滴血,結成了同盟。

從此以後,晉國和魯國就成為了非常堅定的盟友,再也不用擔心彼此之間的戰爭了。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而來,成為了表示堅定盟約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