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賊意思

"黃巾賊"這個詞語源自中國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指的是參與起義的農民軍。黃巾之亂是東漢末年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由張角領導的太平道發動,起義軍頭裹黃巾作為標誌,因此被稱為"黃巾軍"或"黃巾賊"。

黃巾之亂發生在公元184年,起因是東漢政府腐敗無能,加上連年災荒,民不聊生,張角以宗教形式組織農民起義,迅速發展成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雖然起義最終被東漢政府鎮壓,但這場起義加速了東漢王朝的崩潰,為後來的群雄割據和三國時代的來臨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歷史上,"黃巾賊"一詞通常是用來指稱這場起義的參與者,有時也用來泛指農民起義軍或叛亂分子。然而,這個詞語帶有負面含義,是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起義者的。在現代,這個詞語的使用已經較為罕見,而且可能帶有歷史上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