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語意思

駢語,又稱為駢體文或駢文,是一種中國古典文學的文體,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盛行於唐代。駢語的特點是講究對仗工整,詞藻華麗,聲音協調,形式整齊。它通常由兩句組成,這兩句稱為「對偶」,要求詞性相同,意義相關或相反,平仄相對,讀起來朗朗上口。

駢語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和《易經》,其中已經有了一些對偶的句子。到了漢代,這種對偶的修辭手法逐漸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門閥士族的推崇,駢語開始成為一種文學形式。唐代是駢語的鼎盛時期,許多文人墨客都以寫駢文為能事,著名的如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初唐四傑」,以及後來的高適、岑參等。

駢語的影響不僅限於文學領域,它還對漢字的書法、對聯、詩詞等藝術形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現代,雖然駢語的創作已經不如古代那麼盛行,但它仍然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文化場合,如春聯、賀詞、碑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