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燭意思

"舉燭" 一詞源自古代中國,本意是指手持蠟燭舉起,用以照明或示意。在古代文獻中,這個詞語有時也被用來比喻啟迪智慧、照亮真相或者表示對某事有所察覺。

在《論語·子罕》中,孔子曾說:「舉燭之明,不如見日月之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燭光再明亮,也不如太陽和月亮的光輝。這裡的「舉燭」是用來比喻人的智慧或知識,即使再怎麼豐富,也不及自然的真理和大道。

此外,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舉燭」有時也被用來形容人的行為舉止光明正大,如同舉起蠟燭照亮四周,沒有隱藏和黑暗。

在現代漢語中,「舉燭」這個詞語已經不太常用,但其本意和比喻意義仍然可以在一些古典文學的解釋和引用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