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文言文意思和用法

"者"在文言文中有多種意思和用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解釋:

  1. 代詞,指代人、物、事等。例如:

    •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者。"(《史記·陳涉世家》)
    • 者:指代陳涉。
  2. 助詞,用於表示停頓或語氣,沒有實際意義。例如:

    • "今者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 者:用於表示時間上的停頓,沒有實際意義。
  3. 助詞,用於表示原因、理由或依據。例如:

    •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 者:用於表示原因,即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並且對楚國有二心。
  4. 助詞,用於表示比較的對象。例如:

    •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列子·湯問》)
    • 者:用於表示比較的對象,即「豫南」和「漢陰」。
  5. 助詞,用於表示列舉或序數。例如:

    •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
    • 者:用於表示序數,即第一、第二、第三。
  6. 助詞,用於表示強調。例如:

    • "此三者,吾遺恨也。"(《三國演義》)
    • 者:用於強調「此三」,即這三個。
  7. 助詞,用於表示時間、地點、原因、方式等。例如:

    • "今者項伯至,欲與亞父飲。"(《史記·項羽本紀》)
    • 者:用於表示時間,即現在。
  8. 助詞,用於表示對前文的總結。例如:

    • "吾聞之,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
    • 者:用於總結前文,即「三人行」這件事。
  9. 助詞,用於表示對前文的解釋或說明。例如:

    •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者:用於解釋「為此」的原因。
  10. 助詞,用於表示對前文的補充說明。例如:

    • "今者項伯至,欲與亞父飲,沛公不敢辭。"(《史記·項羽本紀》)
    • 者:用於補充說明「項伯至」的目的。

"者"的用法非常靈活,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其具體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