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畋意思

「焚林而畋」這個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焚林而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焚燒森林來捕獵野獸。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的行為。在《孟子》中,孟子用這個成語來比喻梁惠王只顧眼前的戰爭勝利,而不顧人民的生計和長遠的發展。孟子認為,一個國家的君主應該像農民一樣,不違背農時,不破壞自然規律,這樣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