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應意思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是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描述了人們如何根據問題呈現的方式(即「框架」)來改變他們的決策和判斷。這個效應表明,人們的選擇和偏好可能會因為問題的表達方式不同而發生變化,即使這些表達方式在邏輯上指的是同一結果。

框架效應通常涉及風險決策,它指出人們在面對相同的信息時,如果這些信息的呈現方式不同,他們的風險偏好也會不同。例如,人們可能會因為同一問題的不同描述而選擇風險規避或風險尋求的策略。

框架效應的實驗證據最早來自於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研究。他們發現,當人們被問及是否接受一個確定的損失或一個不確定的損失時(可能會更大,也可能會更小),大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損失。然而,當同樣的問題被描述為接受一個確定的收益或一個不確定的更大收益時,人們的選擇就會改變,他們會更傾向於選擇不確定的收益。

框架效應的例子:

  1. 確定性效應(Certainty effect):人們過度重視確定性的結果,而低估了不確定性的結果。
  2.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人們對損失的敏感度大於對同等收益的敏感度。
  3. 語義框架(Semantic framing):問題的用詞和表述方式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和決策。

框架效應的發現挑戰了經濟學中的一些基本假設,如理性選擇理論,它表明人們的決策並不總是理性的,而是受到問題呈現方式的主觀影響。這對於市場營銷、公共政策、醫療決策和風險管理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