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言的文言文意思

"抗言"這個辭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指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屈服於他人的壓力,敢於直言不諱。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有獨立見解、敢於發表不同意見的人。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抗言常常與忠誠、正直、勇敢等品質聯繫在一起。

例如,《史記·屈原列傳》中記載了屈原在面對楚國國君時的抗言行為:「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這裡屈原的抗言表現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君主的不滿,即使被放逐也不改其志。

又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劉備面前抗言,反對劉備伐吳的決定,表現了他對國家大計的忠誠和敢於直言的品質。

在現代漢語中,"抗言"這個辭彙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但仍然保留了其原有的意思,即堅持自己的意見,敢於發表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