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物是人非出處,舉例是什麼意思

成語「物是人非」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這句成語的意思是指事物雖然還在,但人已經改變了,或者說情況已經不同了。它表達了一種對比現在和過去的情景,發現人事已經發生了變化,往往帶有感嘆或惆悵的情感色彩。

劉禹錫的《烏衣巷》是一首懷古詩,詩中寫道: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描繪了烏衣巷的荒涼景象,以及當年王謝兩大家族的繁華已經不再,表達了物是人非、盛衰興亡的感慨。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回到他曾經讀書的小學,發現學校已經翻新,同學們也都各奔東西,他可能會感嘆說:「真是物是人非啊!」這句話表達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今情況變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