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世忌俗意思

"憤世忌俗"這個詞語來自於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明清小說中常用來形容那些對現實世界不滿、對世俗風氣厭惡的人。這個詞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理解:

  1. 憤世:對現實世界、社會狀況感到不滿、憤怒,認為世道不公、人心不古。
  2. 忌俗:對世俗的風氣、習俗、行為厭惡、排斥,認為這些習俗庸俗、低劣。

合起來,"憤世忌俗"就是指一個人對現實社會和世俗風氣都持有極端的批判態度,不僅不滿意於社會現狀,而且對普遍的社會行為和價值觀持否定和排斥的態度。這種人往往會表現出對社會的失望和憤怒,對傳統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持懷疑和反對的立場。

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語仍然常用,但意義可能略有變化,有時也被用來形容那些對社會問題敏感、批評性強的人,或者是在社會中持有異議、不隨波逐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