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水平是什麼意思

"小康"這個詞語來源於中國古代儒家經典《禮記·禮運》,原意是指一種中等富裕、安定的生活狀態。在當代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小康"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之一。

在中國的發展目標中,"小康社會"通常指的是一個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社會狀態。具體來說,小康社會應該具有以下特徵:

  1. 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居民收入水平較高,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2. 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3. 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社會公平正義得到保障。
  4. 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民主法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
  5.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6. 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提出了不同的"小康"目標。例如,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這個目標強調的是全面性,即不僅包括經濟發展,還包括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等各個方面的全面進步。

總之,"小康"在當代中國的語境下,是指一種全面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社會狀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人民謀福祉、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