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的意思

"垂髫"一詞來源於古代漢語,意指兒童下垂的頭髮,即還沒有束髮的小孩子。在古代,兒童的頭髮通常自然下垂,不加梳理,等到成年後(通常是男子20歲,女子15歲)才會舉行加冠(束髮戴帽)的儀式,表示成年的開始。因此,"垂髫"常常用來指代兒童或幼年時期。

在文學作品中,"垂髫"常常被用來形容天真無邪的童年時光,或者用來比喻人的年輕時期。例如,唐代詩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寫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這裡的「小時」就可以理解為「垂髫」之時。

此外,"垂髫"還常常與"黃髮"相對,"黃髮"指的是老人的頭髮,因為老年人的頭髮往往變得灰白,古人常以此來比喻長壽。因此,"垂髫"和"黃髮"常常被用來指代人生的兩個極端,即幼年和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