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律背反意思

「二律背反」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伊曼努爾·康德的思想。在康德的批判哲學中,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指在理性思維中遇到的四種邏輯上相互衝突的命題,它們似乎都基於理性的原則,但卻導致了矛盾的結論。

康德提出了四種二律背反,每一種都涉及認識論和形上學的基本問題:

  1. 本體論的二律背反:涉及世界的有限性和無限性問題。
  2. 宇宙論的二律背反:涉及宇宙中事物的數量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3. 神學論的二律背反:涉及一個全知全能的神的存在問題。
  4. 自由意志的二律背反:涉及自然因果律和自由意志之間的衝突。

在康德看來,這些二律背反表明了人類理性的局限性,即人類理性在試圖超越經驗界限時,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康德認為,這些矛盾的出現是因為理性試圖去認識那些超越了經驗範圍的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先驗的幻相」,即超越了人類經驗的可能性範圍。

康德的解決方法是區分現象(我們可以通過感官經驗到的世界)和物自體(超越經驗世界的真實存在)。他認為,我們只能認識現象,而物自體則超出了我們的認識能力。因此,康德主張限制理性的範圍,使其只適用於現象世界,而將關於物自體的形上學問題懸置起來,即所謂的「批判哲學」。

二律背反的概念在哲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揭示了人類理性的局限性,而且也為後來的哲學思考,如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和尼采的權力意志等提供了思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