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中的「七聚」是什麼意思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是中國佛教律宗的重要著作,由唐代律宗高僧道宣大師所著。在這部著作中,「七聚」是指佛教戒律分類中的七種類別,分別是:

  1. 波羅夷(Parajika):又稱「棄罪」,是最嚴重的罪行,犯者會被逐出僧團。

  2. 僧殘(Sangha-disesa):比波羅夷輕一級的重罪,犯者需要經過僧團的懺悔和懲罰。

  3. 波逸提(Pacittiya):較輕的罪行,犯者需要單獨懺悔。

  4. 提舍尼(Tavsitaka):更輕的罪行,犯者只需向一位有德行的僧人懺悔。

  5. 眾學(Sekhiya):指應學的規範和禮儀。

  6. 滅諍(Vinaya):指解決僧團內部紛爭的規則。

  7. 止諍(Nissaggiya):指如何避免和停止爭執的方法。

這七種類別合稱為「七聚」,是佛教僧團遵守的戒律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