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意思

"M型社會"(M-shaped society)這個概念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伊拉·卡茲(Ira S. Kalish)提出的,用來描述一種社會經濟結構,其中富人和貧窮人口數量增加,而中產階級的規模則縮小。這個名詞的來源是因為當你在紙上畫出這種社會的財富分佈圖時,它會呈現一個類似英文字母"M"的形狀。

在M型社會中,經濟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1. 高收入人群:這些通常是高技能、高教育水平的人,他們的收入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而增加。

  2. 低收入人群:這些可能是沒有大學學歷的人,他們在經濟全球化和自動化浪潮中可能面臨失業或收入減少。

  3. 中產階級減少:由於經濟結構的變化,中產階級的家庭可能發現很難維持他們以前的生活水準,導致他們向下流動到低收入階層,或者向上流動到高收入階層,但這通常需要極高的教育水平和專業技能。

M型社會的概念在2000年代中期開始受到關注,當時人們擔心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技術變革的加速,中產階級的穩定性和規模正在受到威脅。這種社會結構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平等加劇,因為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擴大,而中產階級的緩衝作用減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M型社會的現象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普遍存在,而且其真實性與影響力在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中仍然存在爭議。一些研究認為,雖然中產階級可能面臨壓力,但他們的規模和影響力仍然很大,而其他研究則指出,中產階級的衰落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