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位似偏好什麼意思

在經濟學中,特別是消費者理論和一般均衡理論中,「非位似偏好」是一個與個人如何對不同商品進行排序和選擇相關的概念。位似偏好(Homothetic preferences)是指這樣一種偏好關係:如果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按同一比例變化,消費者的效用函式也以同樣的比例變化。這意味著消費者的偏好不變,或者說,消費者的效用函式與所有商品的線性變換無關。

非位似偏好(Non-homothetic preferences)則是指那些不是位似偏好的偏好關係。在這種偏好關係中,當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按同一比例變化時,消費者的效用函式並不以同樣的比例變化。這意味著消費者的偏好會改變,或者說,消費者的效用函式與所有商品的線性變換有關。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兩者的區別:

位似偏好:假設有一個消費者,他對於商品A和商品B的偏好是位似偏好的。這意味著如果A和B的價格都翻倍,那麼他需要的A和B的數量也會翻倍,以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效用函式可以表示為U(A, B) = A^a * B^b,其中a和b是常數。

非位似偏好:如果同一個消費者對於商品A和商品B的偏好是非位似偏好的,那麼當A和B的價格都翻倍時,他需要的A和B的數量並不一定翻倍。例如,他可能需要更多的A,但不需要更多的B,或者他可能需要更少的A,但需要更多的B,以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效用函式不能簡單地表示為A^a * B^b,而需要更複雜的表達式。

在經濟學中,研究非位似偏好對於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模式、收入分配效應以及一般均衡結果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不同國家可能由於其消費者對商品的非位似偏好而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這可以解釋為何某些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特別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