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年是什麼意思

"鄉試年"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個名詞,指的是在省級層面進行的科舉考試的年份。在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分為三個層次:鄉試、會試和殿試。

  1. 鄉試:又稱為「秋闈」,是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通常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季舉行,也就是每隔三年舉行一次。參加鄉試的應試者稱為「生員」或「秀才」,他們通過鄉試後獲得「舉人」的稱號。

  2. 會試:又稱為「春闈」,是在京城舉行的全國性考試,通常在醜、辰、未、戌年的春季舉行,也是每隔三年舉行一次。會試是由舉人參加的考試,通過會試的稱為「貢士」。

  3. 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層次,由皇帝親自主持或委託大臣主持,在會試後的當年舉行。通過殿試的考生被稱為「進士」,其中成績優異的還可以獲得「狀元」、「榜眼」和「探花」的稱號。

因此,"鄉試年"就是指鄉試這項考試的舉行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