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與不及猶恐失之的意思

"過與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原文是:「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過分與不足都可能會導致失去中庸之道。孔子認為,中庸是一種至高的道德標準,但是人們很難長期保持這種狀態。他進一步解釋說,道德之道的不能實行,是因為聰明人往往做得過頭,而愚笨的人又做得不夠;道德之道的不能明瞭,是因為賢能的人往往做得過頭,而不賢能的人又做得不夠。

這裡的「過」指的是超過了適當的限度,「不及」指的是沒有達到適當的限度。孔子認為,無論是過分還是不足,都會導致偏離中庸之道,從而影響道德之道的實行和明瞭。因此,人們應該避免過分和不足,力求做到恰到好處的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