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民的意思

逸民這個辭彙源自於中國古代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中。逸民的本意是指隱逸之民,也就是隱居不仕的人。在儒家經典《論語·逸民》中,孔子提到一些逸民,如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等,這些人在孔子看來都是道德高尚、不願出仕的人。

逸民這個概念在儒家思想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它體現了儒家對於個人品德和自由選擇的尊重。在古代,一些知識分子不願意出仕為官,而是選擇隱居起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純潔性。這種行為往往被看作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逸民也因此成為了道德的象徵。

然而,逸民的概念也反映出了古代社會的一種矛盾。一方面,儒家強調個人品德的重要性,尊重個人的選擇;另一方面,儒家也強調個人應當服務於社會和國家,而出仕為官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因此,逸民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視為一種對社會責任的逃避。

總的來說,逸民的意思是指那些不願意出仕為官,選擇隱居起來保持自己獨立性和純潔性的人。這個辭彙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對個人品德和自由選擇的尊重,同時也反映出了古代社會對於個人責任和社會角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