跽意思

「跽」這個字在漢語中是一個動詞,意思是「長跪」或者「跪起」。在古代,人們通常用這種方式表示敬意或者表示準備起身的姿勢。跽的姿勢是雙膝著地,身體直立,臀部不著地,這種姿勢比普通的跪姿更加莊重和恭敬。

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跽」這個字。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項羽在垓下之戰中被劉邦的軍隊圍困,夜間聽到漢軍中有人唱楚歌,於是「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裡所說的「項王泣數行下」,就是指項羽在悲歌時,因為情緒激動,身體前傾,幾乎要跪下去,但還沒有完全跪下,所以用「跽」來形容這個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