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石赴河意思

"負石赴河"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燕策二》,原意是指背負著石頭跳進河裡,比喻自尋死路或者自取滅亡。這個成語的來源是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講述了燕國的太子丹為了報仇,招募了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在荊軻出發前,太子丹為他舉行了盛大的送別宴會。宴會上,有人唱起了悲壯的歌曲,荊軻聽了之後,感慨萬分,拿起酒杯,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歌詞表達了荊軻赴死的決心和悲壯的情緒。

後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或者是那些不顧一切,執意要去做某件事情的人。在中文裡,這個成語還有一個近義詞,就是「自投羅網」,意思是自己走進了陷阱或者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