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意思表示應如何探求當事人的真意

意思表示的真意探求是指在法律上,當事人之間的行為或協議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如誤解、欺詐、錯誤等)導致其真實意圖不明確。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些原則和規則來幫助法院或仲裁機構確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以下是一些探求當事人真意的方法和原則:

  1. 外部證據:首先,法院會依賴當事人表達的行為和言詞來確定其意思表示。這包括書面契約、口頭協議、電子郵件、簡訊等。

  2. 解釋原則:在解釋契約或協議時,通常會應用一些解釋原則,如:

    • 文義解釋:首先考慮契約或協議的文字本身,按照通常的意義來解釋。
    • 目的解釋:考慮當事人簽訂契約或協議的目的,以確定其真實意圖。
    • 整體解釋:將契約或協議的各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以確定其真實意義。
    • 習慣解釋:如果當事人之間有特定的交易習慣,可以參考這些習慣來解釋意思表示。
  3. 當事人的行為和慣例:法院會考慮當事人在交易中的實際行為和慣例,以推斷其意思表示。

  4. 誠信原則:在探求真意時,法院會考慮誠信原則,即當事人應以誠實和善意的方式行事。

  5. 錯誤和欺詐:如果當事人因為錯誤或欺詐而導致意思表示不真實,法律可能會提供救濟措施,如撤銷契約或協議。

  6. 解釋的限制:在某些情況下,法律可能會限制對意思表示的解釋,例如,在某些金融交易中,可能會應用「商業判斷規則」,這意味著法院可能會尊重當事人的商業判斷,即使它看起來不是最合理的。

在探求當事人的真意時,法院會綜合考慮上述因素,並根據具體案件的事實和法律規定作出判斷。這是一個複雜的法律過程,通常需要專業的法律意見和深入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