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的意思

"襦"(rú)在漢語中是一種古代的服裝,通常指的是一種短衣或短襖,長度一般不過腰,有時也指長襖。它起源於漢代,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常見的漢族女性服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區,襦的款式和風格可能會有所不同。

在現代漢語中,"襦"這個字已經很少使用,更多的是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或者是對古代服飾的研究中。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裡的「雲鬢花顏金步搖」形容的是女子的美麗裝飾,其中「金步搖」是一種女性頭飾,而「雲鬢」和「花顏」則可能分別指女子如雲的頭髮和如花的面容,但也有可能「雲鬢」是指一種髮型,「花顏」是指化妝後的面容。

在古代,襦通常是作為內衣或者貼身衣物穿著,也有外穿的襦,比如唐代的「半臂襦」,是一種類似於現代短袖上衣的服裝。襦的材質多樣,有絲綢、棉布等,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襦的厚薄和款式也會有所不同。

總之,"襦"是一個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的辭彙,它代表了古代漢族女性的一種服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