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學派意思

行為學派(Behaviorism)是心理學的一個主要學派,起源於20世紀初,強調對可觀察的行為進行科學研究,而不是內心的思維或感覺。行為學派的理論基礎是學習理論,它們解釋了個體如何通過與環境的互動來獲得新的行為或改變已有的行為。

行為學派的主要觀點包括:

  1. 心理學應該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而不是不可觀察的內心活動。
  2. 行為是由環境中的刺激引起的,這些刺激與特定的反應相連接。
  3. 學習是通過條件反射過程發生的,其中個體學會將某一刺激與某一反應相聯繫。
  4. 行為可以通過獎勵和懲罰來塑造和改變。

行為學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克拉克·赫爾(Clark L. Hull)和B. F. 斯金納(B. F. Skinner)等。他們的理論和方法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教育、心理治療和組織行為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