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本尊意思

藏傳佛教中的「本尊」一詞,源自梵文「Ishta-deva」,藏文為「Yidam」。本尊是指修行者特別選取並專注修持的一位佛、菩薩或聖者,作為自己修行上的主要對象或導師。本尊不僅是修行者觀想的對象,也是他們祈禱、供養和冥想的對象。

在藏傳佛教的修行中,選擇一位本尊進行專修是非常重要的。修行者會通過觀想本尊的形象、持誦本尊的心咒(mantra)、修持本尊的儀軌等方法,來達到與本尊相應的境界,進而獲得本尊的智慧和功德。本尊的選擇通常會根據上師的指導、個人的因緣和願望來決定。

藏傳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本尊,例如:

  1. 觀音菩薩(Avalokiteshvara):是慈悲的象徵,被認為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2. 金剛手菩薩(Vajrapani):是力量和降伏障礙的象徵。
  3. 文殊師利菩薩(Manjushri):是智慧的象徵。
  4. 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是藏傳佛教的重要上師,被認為是智慧和成就的象徵。
  5. 阿彌陀佛(Amitabha):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代表無量的光明和壽命。

修行者通過與本尊相應的修行,最終目標是達到與本尊無二無別的境界,即證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