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意思

"蓋因不得已而用之"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醜上》,原文是:

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夫以好惡與人相近,而未嘗之有善焉,是亦不思爾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孟子用牛山上的樹木被砍伐來比喻人的良心被放逐。他認為,人的良心就像樹木一樣,如果不斷地被砍伐(即被外界的誘惑和不良影響所侵蝕),就會變得光禿禿的,就像牛山上沒有樹木一樣。但是,人的良心並不是天生就沒有的,而是因為外界的干擾和自身的放縱而被埋沒了。

"蓋因不得已而用之"這句話是在說明,雖然人的良心被放逐了,但是這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因為外界的壓力和不得已的原因。孟子在這裡強調了人的內在仁義之心的重要性,以及外界環境對人的影響。他呼籲人們要反思自己的行為,不要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