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的意思和詩句

"菡萏"是中國古代漢語中對荷花的雅稱,這個詞語來源於《詩經》,其中「菡」指的是荷花的未開花苞,而「萏」則是指荷花的開花狀態。合在一起,「菡萏」就是指荷花,特別是指那種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荷花常常被用來象徵清高、純潔、高潔的品格,因此「菡萏」這個詞語也常常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句中,用來形容荷花的美好和詩人的情感。以下是一些含有「菡萏」的詩句:

  1. 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涼。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中,「蓮動下漁舟」一句中的「蓮」就是指荷花,這句詩描繪了漁舟經過荷塘,搖動了菡萏的動人畫面。

  1. 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中的「小荷」就是指菡萏,這句詩描繪了荷花剛剛露出水面,尖尖的花苞剛剛綻放的景象。

  1. 清代詩人袁枚的《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提到「菡萏」,但詩中的「牧童騎黃牛」和「歌聲振林樾」描繪了一幅田園風光的畫面,荷花(菡萏)也常常出現在這樣的田園景色中,可以說是間接體現了菡萏的意境。

這些詩句中的「菡萏」不僅僅是荷花的美稱,更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一種高雅的象徵,體現了中國文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美好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