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意思

"至德"一詞源自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意指最高的道德境界或最完美的德行。在儒家經典中,如《論語》、《孟子》等,都有關於至德的論述。孔子曾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這裡所說的「德」,就是指至德,即以道德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處於中心位置,其他星辰圍繞它旋轉。

在儒家看來,至德包括仁、義、禮、智、信等基本德目,其中「仁」是最為核心的德性,意味著同情、慈愛、寬恕等。一個達到至德境界的人,不僅自身修養完善,還能以此影響他人,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此外,"至德"還常用來形容君主的德行,如「至德之君」,指具有最高道德的君主。在中國古代,君主的德行被視為國家興衰的關鍵,因此對君主的德行有著極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