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意思

"而立之年"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為政》,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的「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歲。

在古代,三十歲被認為是一個人成年的標誌,意味著他已經建立了家庭,有了穩定的職業和社會地位。因此,「而立之年」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已經獨立自主,有所成就,能夠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現在,雖然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但「而立之年」這個成語仍然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一個人到了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應該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穩定的生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