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式是什麼意思

"羅馬式"(Romanesque)是一個藝術史和建築史上的術語,用來描述在歐洲10世紀到12世紀之間的藝術和建築風格。這個時期是從古代羅馬帝國到文藝復興之間的過渡時期,也被稱為「前文藝復興時期」。羅馬式藝術和建築在整個歐洲都有所發展,尤其是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和德國等地。

羅馬式建築的特點包括:

  1. 圓拱和半圓拱:建築中常見圓形的拱門和窗戶,以及半圓形的穹頂。

  2. 厚重的牆體:由於當時的建築技術限制,牆體通常很厚,以支撐建築的重量。

  3. 磚石結構:建築主要使用磚石材料,而不是之前的木結構。

  4. 塔樓和鐘樓:建築物上常見高聳的塔樓和鐘樓,用於防禦和報時。

  5. 雕刻裝飾:建築外觀有豐富的雕刻裝飾,常見的題材包括宗教故事和動物圖案。

羅馬式藝術的其他特點包括:

  1. 宗教性:藝術作品多與宗教相關,常見於教堂的壁畫、雕塑和彩繪玻璃窗。

  2. 寫實性:藝術作品開始呈現出對現實世界的關注,人物和物體的描繪更加寫實。

  3. 穩固性:藝術作品追求穩固和實用性,而不是過多的裝飾和華麗。

羅馬式風格在12世紀後逐漸被哥德式風格所取代,但對後來的建築和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