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音是什麼意思

納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音律學說,起源於唐代,發展於宋代,主要用於樂器的調音和音樂的創作。納音學說認為,音律的基礎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和陰陽,不同的音律代表不同的五行屬性,通過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可以推算出和諧的音律組合。

納音學說的主要內容包括:

  1. 五行與音律的對應:不同的音律對應不同的五行屬性,如商對應金,角對應木,徵對應火,羽對應水,宮為土。

  2. 音律的相生相剋: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不同的音律之間存在著相生(如金生水)和相剋(如水克火)的關係,這些關係可以用來構建和諧的音樂。

  3. 納音的調音方法:根據納音學說,樂器的調音應該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則,使樂器發出的聲音符合自然規律,從而達到和諧的效果。

納音學說在中國古代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對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現代音樂已經採用了更加科學的音律系統,但納音學說仍然在某些傳統音樂和戲曲中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