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章意思

紋章(Coat of arms),又稱為盾徽、盾記或徽章,是一種以圖案和色彩組成的視覺識別系統,用於標識個人、家族、組織、城市、國家或機構的身份和地位。紋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歐洲,當時它們被用來識別戰場上的騎士和家族成員。

紋章通常包含以下元素:

  1. 盾牌(Shield):這是紋章的基礎,形狀和大小可以有所不同。
  2. 圖案(Charges):這些是紋章上使用的圖形,如動物、植物、武器、裝飾物等。
  3. 色彩(Tinctures):紋章中的色彩有特定的名稱和意義,如金色(Or)、銀色(Argent)、紅色(Gules)、藍色(Azure)等。
  4. 裝飾(Ordinaries and Sub-Ordinaries):這些是盾牌上的線條和形狀,用於分隔圖案或增加裝飾性。
  5. 支持者(Supporters):它們是站在盾牌兩側的動物或人物,用於加強紋章的視覺效果。
  6. 冠冕(Mantling):這是一種裝飾性的布料,用於覆蓋盾牌的頂部和底部,有時還會延伸到支持者。
  7. 徽章(Motto):這是一句格言或短語,用來表達家族或組織的價值觀或座右銘。

紋章的設計和授權通常需要遵循特定的規則和傳統,這些規則因國家和地區而異。在某些國家,如英國,紋章的使用和設計受到官方機構的監管,如皇家紋章院(College of Arms)。在這些國家,沒有官方授權的紋章可能不被承認為合法的紋章。

紋章不僅在歐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們也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各種文化和文明中存在,如非洲、亞洲和中東。雖然形式和用途可能有所不同,但紋章作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世界各地都有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