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嫡以長不以賢是什麼意思

"立嫡以長不以賢"這句話出自《春秋公羊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繼承制度,主要是指在封建社會中,王位、爵位等高級職位的繼承,應當以嫡長子為優先,而不應該以個人的才能或品德為標準。

在古代中國,嫡子是指正妻所生的兒子,而長子則是指年齡最大的兒子。因此,"立嫡以長不以賢"就是指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嫡長子,而不是考慮其他兒子的才能或品德。

這種繼承制度在古代中國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周朝時期,這種制度被認為是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的一種重要手段。然而,這種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如果嫡長子沒有才能或品德不好,他仍然可以繼承王位或爵位,這就可能導致國家或家族的不穩定。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繼承制度逐漸被廢棄,現代社會更加注重個人的才能和品德,而不是僅僅以出身來決定一個人的地位和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