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意思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詹姆士·Q·威爾遜(James Q. Wilson)和犯罪學家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在1982年提出的理論,它主要用來解釋環境中的失序現象會如何鼓勵或助長犯罪行為的發生。

破窗效應的基本概念是:如果一個社區、建築物或物品中有一個破窗戶或破損的地方,而這個破損沒有及時得到修復,那麼這種失序的狀態會發出一個訊息,即這個地方沒有人關心或管理,從而鼓勵了更多的破壞行為或其他犯罪行為的發生。這種理論認為,小規模的失序會導致更大規模的失序,因為它會給人們一種可以隨意違法的印象。

破窗效應的應用不僅限於犯罪學,它也被用來解釋許多其他領域的失序現象,如城市規劃、公共衛生、教育和管理等。例如,在企業管理中,破窗效應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一個小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在教育中,它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一個小錯誤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習慣變差。

總之,破窗效應強調了及時解決小問題的重要性,以防止更大的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