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俱焚意思

"石俱焚"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意是指在戰爭中,石頭和草木都被燒毀,形容戰火非常猛烈,破壞力極大。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比喻在某種災難或困境中,一切事物都遭受毀滅,沒有倖免者。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秦朝末年,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最終在垓下決戰。項羽兵敗,逃到烏江邊,感到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自刎而死。《史記》中記載,項羽臨死前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句話表達了項羽對自己失敗的自責和對士兵的愧疚。

在項羽死後,劉邦的大軍進入楚地,對項羽的軍隊進行了殘酷的追擊和屠殺,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損失。《史記》中形容當時的景象說:「楚地皆以焚,死者相枕藉。」這就是「石俱焚」這個成語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