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侔意思

"相侔"這個辭彙源自於古代漢語,意為「相等」、「相當」或「匹敵」。它通常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事物在質量、數量、價值或重要性等方面相當,沒有顯著的差異。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這個辭彙常常用來描述力量、地位、智慧等方面的對等關係。

例如,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句子,這裡的「力拔山兮氣蓋世」形容的是項羽的力量和氣概無人能及,而「時不利兮騅不逝」則表達了即使如此,如果時機不利,即使是千里馬也無法賓士的無奈。這裡的「力拔山兮氣蓋世」和「時不利兮騅不逝」就是一種相侔的關係,即力量和時機兩個因素在影響戰局中的作用是相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