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馱經的意思

"白馬馱經"這個詞語源自佛教的歷史典故,指的是佛教經典傳入中國的過程。據說在東漢時期,佛教經典最初是由印度僧人帶入中國的。其中一位名叫攝摩騰的印度僧人,在公元67年將佛經帶到了中國的洛陽,並與另一位印度僧人竺法蘭一起翻譯了《四十二章經》,這被認為是漢譯佛經的開端。

據傳,攝摩騰騎著一匹白馬馱著經書來到中國,因此這匹白馬被視為佛教傳入中國的象徵。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後來在洛陽建立了白馬寺,這不僅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也被認為是漢傳佛教的發源地。

"白馬馱經"這個詞語不僅代表了佛教經典傳入中國的歷史事件,也寓意著佛教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在中國文化中,這個詞語也被用來比喻傳播知識和文化的過程,有時也被用來形容學者攜帶著書籍和知識到處傳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