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與飲是什麼意思

在傳統中醫學中,「痰」和「飲」是兩個相關但不同的概念,它們通常被用來描述體內水液代謝異常的產物。

  1. 痰: 在中醫學中,「痰」是指體內水液代謝失常,凝聚而成的粘稠物質。它可以是液態的,也可以是半固態的。痰的產生通常與肺、脾、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有關,特別是與脾的運化功能密切相關。脾主運化水濕,如果脾的功能失調,水液不能正常運化,就會凝聚成痰。痰可以停留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導致不同的病症,如咳嗽、哮喘、消化不良、頭暈等。

  2. 飲: 「飲」則是指體內水液代謝異常,凝聚成較為稀薄、清稀的液體。飲的性質比痰清稀,更接近於水。飲的產生也與肺、脾、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有關,尤其是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和脾的運化水濕功能。飲通常會積聚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如胸腔(形成胸水)、腹腔(形成腹水)、腸胃(導致腸胃脹滿)等,導致相應的症狀。

痰和飲都是中醫學中病理性產物的概念,它們的形成和積聚往往與體內氣機不暢、水液代謝失調有關,常見於水腫、痰飲病等病症中。治療時,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採取化痰、利水、健脾、溫陽等不同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