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之有愧意思

"當之有愧"這個詞語出自《論語·子路》,原文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領導者自身行為端正,即使不發號施令,人們也會跟隨他;如果領導者自身行為不端,即使發號施令,人們也不會服從。

"當之有愧"這個詞語就是從這句話中演變而來的,它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沒有做到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和期望,就會感到慚愧和不好意思。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有責任感、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和表現負責,如果沒有做好,就會感到內疚和不安。

在現代漢語中,"當之有愧"這個詞語還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被授予榮譽或獎勵的人,他們會感到不好意思,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需要繼續努力和進步。這種態度體現了一種謙虛和低調的品質,是一種值得稱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