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什麼意思

甲骨文是中國古代商朝晚期(約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一種文字,主要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因此得名「甲骨文」。它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語言和文字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甲骨文主要是用來占卜和記錄各種事件的,商朝的統治者和其他貴族會通過龜甲和獸骨的裂紋來預測吉凶禍福,然後記錄下占卜的過程和結果。甲骨文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等多個方面,是了解商朝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

甲骨文的發現過程頗為偶然。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一些農民在河南省安陽市的小屯村一帶耕作時,偶然發現了刻有文字的甲骨,但這些甲骨最初被當作藥材出售。直到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偶然的機會下購得了帶字的甲骨,並確認它們是商朝的遺物,甲骨文才逐漸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

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不僅證實了《史記》等古代文獻中關於商朝的記載,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對商朝歷史和文化的認識。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對於後來的漢字發展和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