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失狙意思

"狙公失狙"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原意是指一個擅長養獼猴的人失去了他的猴子。後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比喻有才能的人失去了他的助手或得力部下,或者是指有能力的人失去了他的特長或優勢。

在《莊子·齊物論》中,這個故事是用來比喻人的主觀意識和客觀事物的相對性。狙公通過分配橡子給猴子來測試猴子的智慧,但最終他發現自己的智慧也有限,無法完全控制猴子的行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主觀意願並不總是能夠左右客觀現實,有時候我們會像狙公一樣,即使有再高的智慧和技巧,也難免會有無法控制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