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冠是什麼意思

"沐猴冠"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意是指猴子雖然戴上了人的帽子,但終究不是人,比喻表面上模仿人類的行為,但實際上沒有人的本質。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裝模作樣,模仿高貴或文化人的樣子,但實際上沒有相應的品德、才能或文化素養的人。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

項羽滅秦後,自稱西楚霸王,封天下諸侯。有人勸說劉邦趁項羽不在都城彭城時偷襲之。劉邦認為項羽雖然無道,但他的軍隊還很強大,自己還不是他的對手。於是劉邦問計於手下的大臣。

其中一位名叫酈食其的大臣說:「昔日商湯伐夏桀,周武王伐商紂,都是先剪除其羽翼,然後才攻其身。今項羽有范增、鍾離昧、周殷等人為羽翼,不可輕舉妄動。」

劉邦問:「何以剪除其羽翼?」

酈食其回答說:「沐猴而冠,知小禮而不知大義,可先說服諸侯背叛項羽,然後出兵。」

這裡的「沐猴而冠」就是指那些表面上模仿人類行為,但實際上沒有人類本質的猴子。酈食其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表面上效忠項羽,但實際上可以輕易被說服背叛的諸侯。

後來,這個成語就被廣泛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模仿人類行為,但實際上沒有人類本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