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瘼的意思

"民瘼"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文獻,意為民眾的疾苦、人民的呼聲或民意。這個辭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民眾疾苦的關注和體察,常常用於表達統治者對百姓生活的關心和了解。在古代,統治者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民情,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

《詩經》中有云:「民之瘼矣,莫知我哀。」這句話表達了民眾的苦難無人知曉的悲涼之情。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民瘼"常常與"國本"、"民生"等辭彙聯繫在一起,強調了民眾的福祉對於國家穩定和繁榮的重要性。

在現代漢語中,"民瘼"這個辭彙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但在一些正式場合或文藝作品中,仍然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用以強調對人民疾苦的關注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