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蓋彌彰的意思欱

"欲蓋彌彰"是一個成語,源自於《三國演義》中的故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想要掩蓋某件事情,但由於行為過於明顯或過於強調,反而使那件事情更加顯眼,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換句話說,就是指越想要隱瞞某件事,反而越容易讓人發現。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丕繼承了王位,成為了魏國的皇帝。曹丕的弟弟曹植才華橫溢,但因為政治鬥爭,被曹丕猜忌。有一次,曹丕想要殺掉曹植,但又不想背上殺弟的罪名,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讓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果作不出來,就要處死他。曹植在極短的時間內作了一首詩,詩中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情誼,讓曹丕聽了之後感到很羞愧,於是就放過了曹植。但是,曹丕並沒有真正放棄對曹植的猜忌,他還是不斷地找機會想要除掉曹植。有一次,曹丕讓曹植去遠方辦事,曹植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他沒有反抗,而是選擇了默默離開。在離開之前,曹植寫了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他對哥哥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憂慮。曹丕看了這首詩之後,更加確定了要除掉曹植的決心。但是,曹植的詩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曹丕的陰謀,反而讓曹丕的行為更加顯眼,更加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理解到"欲蓋彌彰"的含義,就是指越想要隱瞞某件事,反而越容易讓人發現。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場合,比如說政治鬥爭、商業競爭、人際關係等方面。在任何時候,如果我們想要隱瞞某件事,都應該注意不要過於明顯或過於強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