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偏安意思

"東晉偏安"這個詞語來自中國歷史,指的是東晉時期政權偏安於江南一帶,沒有能夠恢復對整個中國的統治。東晉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繼承了西晉,於公元317年由晉室南渡後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在東晉時期,北方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五胡十六國的分裂狀態,戰亂頻繁。東晉政權雖然在南方建立,但其實際控制範圍僅限於長江以南地區,對於北方的控制力極為有限。因此,東晉被認為是偏安一隅,即僅僅在江南一帶維持了晉朝的政權,而未能收復北方的失地,實現全國的統一。

"偏安"這個詞語本身就有著退守、侷促一隅、不能恢復全部領土的意思,用來形容東晉政權的局勢非常恰當。東晉雖然在江南地區維持了長期的政權,但始終未能解決北方的問題,最終在公元420年被劉宋所取代,結束了晉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