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成語意思
成語是漢語中的一些固定詞組,它們通常由四個字組成,表達一個特定的意義或概念。成語來源於古代的經典著作、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內涵。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成語及其意思:
- 
畫龍點睛 - 原指在畫龍時點上眼睛使龍栩栩如生,後比喻在寫作或說話時加上一兩句話就能使內容生動有力。 
- 
杯弓蛇影 - 原指因為誤會弓影而以為是蛇,後比喻因疑神疑鬼而產生錯覺。 
- 
滴水穿石 - 水滴雖小,但長年累月也能把石頭穿透,比喻堅持不懈,積少成多,終能成就大事。 
- 
兔死狐悲 -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傷,比喻朋友去世,自己也感到悲痛。 
- 
鳥盡弓藏 - 獵人打完了鳥,就把弓藏起來,比喻事情成功後,曾經有用的工具或人就被拋棄了。 
- 
投桃報李 - 原指你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你李子,比喻互相禮尚往來。 
- 
三思而行 - 指做事前要仔細考慮三次,比喻做事要慎重,不要輕率行動。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 比喻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的危險。 
- 
濫竽充數 - 指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中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冒充有才能的人。 
- 
聞雞起舞 - 聽到雞叫聲就起床練武,比喻勤奮學習或工作。 
這些成語都是漢語中常用的,它們不僅僅是語言的表達,更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